离别江城已整整十年了,对江城的思念并没有因岁月的增长而消减,昔日江城的面貌依旧历历在目。
一直总想回江城看看,去追寻那一段曾经未了的情,但都没有机会,常常只是在梦中回到江城,不知今天的江城已变得怎么样了。
2010年4月初,我被选派参加卫生部在武汉召开的一个研讨会,得知这个消息,非常高兴,又回江城的梦想终于实现了。
我乘坐的是夜间的飞机,晚上十二点从三亚凤凰机场起飞,由于是夜间,这次空中之旅并没有领略到空中的美景,只是在快到武汉时,飞机降低了高度,从窗外可于看到一排排、一串串城市的街灯在漆黑的夜色中闪烁,有弧形的、有方形的,形态各异,象发光的珍珠,象天上的街市。
凌晨2时,飞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,走出机场,心情是无比的激动,阔别已久的江城,我终于回来了。到了武汉,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,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。
四月的江城,北风仍呼呼地刮着,但天气已不怎么冷,只穿一件外套便可御寒。我从机场出口乘出租车直往研讨会入住酒店。出租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,借助路边的灯光,可欣赏到路边的风景,武汉高速公路的绿化非常好,路两旁都有郁郁葱葱的树。渐渐进入市区,城市的面容也渐渐熟悉起来。十年来,武汉发展迅猛,原来稀无人烟的市郊,都已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楼房,变成了繁华的市区。
进入江岸区,一路风景依旧,以前在武汉工作时,我就住在江岸区,这里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我都走过,对江岸区了如指掌。出租车从发展大道拐入江大路,再沿黄浦路上长江二桥,气势恢宏的长江二桥在七彩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辉煌。过了二桥便是青山区,这里的城区建得较早,房子都很矮旧,让人感觉不到大都市的繁华。出租车沿和平大道进入武昌区,再沿中山路直至入住酒店。
办理好与会手续,已是凌晨4时,睡了一会,天就亮了,一大早起来就匆匆赶去参加研讨会,会议共3天,议程安排得较紧,会后就要返程,因此,我想抽点时间去逛逛江城。
回到江城,最想去的地方当然是台北二村了,那里曾经是被我看做第二故乡的地方,当年在武汉工作时,我就住在台北二村,那里的一草一木,一人一物都给我留下来深深的印象,那里有我回忆不完的故事。因会议时间安排较紧,我只好选择晚上去看看台北二村。
晚饭过后,从入住酒店出来,步行来到武昌火车站,这里有公交车开往汉口。武昌火车站始建于1916年,始称通湘门车站,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,改名武昌火车站,这座历史悠久的火车站经过几番改造,和以前已是面目全非,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火车站,融入了荆楚文化,气势十分磅礴。在公交站乘上开往汉口的公交车,一路上,五光十色的彩灯,把江城装扮得绚丽多彩,更加迷人。
我在汉口新华路取水楼站下了车,这里是喷泉公园,原来公园的围栏已拆掉了,空地上建起了一栋摩天大楼。以前这里晚上有很多人来散步,现在却没有看到来散步的人。沿新华路走到建设大道,再沿建设大道向东走,一路上行人稀少,冷冷清清,感觉和以前不一样,以前这里人流量很多。武汉电视台不知搬到哪里了,只剩下破旧不堪的楼房,对面的金利酒店也不见了,旁边建起了一些气势庞大的酒店,杂技厅还是原来的样子。
过了电视台便是台北二村,原来四通八达的台北二村也变了样,北入口已没有了,这里建起了一栋大楼。农行大厦没变样,依然屹立在村东口。东边村口变化很大,一些大排档、发廊、店铺已不见了,村口建起了一个古典的琉璃瓦大门,门上题有“台北”两个楷体大字。从村口走进去,村子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原来的派出所不见了,这里建起了农行大厦的大型停车场,对面老人的门球场地也建起了一栋住宅楼。沿村道直入,感觉和以前不一样,以前有老人在路灯下走棋,有许多人围观,小卖部也有好多人在看电视、聊天,村子里一派热闹,现在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。再往里走,我已认不出原来的住处了,原来熟悉的人和物不知已在何方,让我无法回到从前,回台北二村的感觉始终不能如愿,只好带着遗憾走出村子。
从台北二村出来,我去看北湖夜市,北湖夜市就在杂技厅后面,是一个很热闹的地方,一到晚上,人们摆上摊位,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,那是我们当年常去购物和消遣时间的地方。一路走来,行人很少,当年的北湖夜市已消失得无影无踪,让我感到有点失落。
从建设大道向东走,一路行人稀少,当年的露天舞场已无人影,路边多了一些高楼大厦。来到香港路,想看一下以前的西马商场,已不见了,对面的儿童医院扩建了许多楼房,看起来规模很大。这时已是晚上十点了,武汉的公交十点半就是最后一班,我只好在香港路站坐公交车去武昌了。
黄鹤楼是到武汉必看的景点,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,享有“天下绝景”之称,与湖南岳阳楼,江西滕王阁并称为“江南三大名楼”,素有“天下江山第一楼”之美誉。相传始建于三国,唐时名声始盛,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”诗句。黄鹤楼的外形自创建以来,各朝皆不相同,但都显得高古雄浑,极富个性。与岳阳楼、滕王阁相比,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,谓之“四面八方”。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。楼高5层,72根圆柱拔地而起,雄浑稳健,60个翘角凌空舒展,恰似黄鹤腾飞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,黄鹤楼色彩绚丽,雄奇多姿。
我以前已游过黄鹤楼,但时隔这么久,也不知道变得怎么样了,还是想去看看。第二天下午,我乘出租车来到黄鹤楼脚下,这里以前是阅马场公园,有一大片树林,以前我过武昌时经常在这片树林里休息,当时在这里玩的人很多,现在这里已建起了一栋栋的楼房,只剩下一小块停车场。下了车,可于看到黄鹤楼公园前的一道石墙上题有“天下江山第一楼”几个大字。
从黄鹤楼公园入口进去,公园里许多景点已改造,和以前已不一样。各个景点应接不暇,最吸引人的要算崔颢的题诗壁,对面是李白搁笔亭,听导游介绍当年崔颢游黄鹤楼后题写了这首诗,后来李白到黄鹤楼时看到崔颢的诗写得很好,觉得自己写不出更好的诗,便搁笔不写了。
黄鹤楼里游人如织,登黄鹤楼,一种踏唐履宋的感觉油然而生,一层又一层楼,会
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